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


      自海德格尔提出此在(BEING-THERE)概念后,哈姆雷特的问题(BE或NO TO BE)就有了新解。存在,不再是黑格尔式的超越时空的绝对理念,而成为此时、此地的当下存在。但“此在”这个概念,由于缺乏技术的支持,一百多年来,一直只存在于哲学家的空想之中。

  定位技术的出现,可能改变这种情况。

  定位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又称位置服务,是指通过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的配合,确定移动用户的实际地理位置,从而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与位置相关的服务信息,是利用用户位置信息进行增值服务的一种移动通信与导航融合的服务形式。

  手机定位利用GSM移动通信网的蜂窝技术来实现位置信息查询。通过手机所在小区的识别号就可以知道手机所在区域。目前定位精度,市区大致在200米左右,郊区大致在1000米~2000米左右,将来精度会进一步提高到50米范围内。

  定位技术对人们价值观的最大改变也许是,人们关于“什么最正确、最有价值”的判断,从此将附加符合“此在”标准的前提: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于谁来说,最正确、最有价值。总之,一切以条件为转移。

  举例来说,这条关于鞋的广告值多少钱,这样的问题变成:这条关于鞋的广告,在某某鞋店第三个柜台、下午2点12分,对一位手机支付记录中有20次买鞋行为的女士,到底值多少钱。

  又如,这份报纸一年的订价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变成:我在买鞋的五分钟内,这张报纸临时生成的一对一定制版,在我手机上自动生成以下信息:200平米范围的比价信息、打折信息,投拆信息,导购信息……这样的一次服务值多少钱。

  这些都是海德格尔“此在”概念显示出的商机。

  8月18日,Facebook宣布推出Facebook Places,借助这一服务用户可以在线互相告知他们目前的具体位置。企业用户可以在它的网站上创建Place网页并在上面打广告;个人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在公共场合“签到”,再经由Facebook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其他方式确定自己的位置。

  目前围绕定位服务的竞争,在美国日趋激烈。2009年9月谷歌已推出了自己的Google Places。谷歌面向商户建立自己的网页,在网页上显示它们的位置、所处街道的景象、客户对服务或商品的评价。谷歌负责产品管理的副总裁汉克(John Hanke)说,去年以来,有400多万家商户申请了Place网页,“数千”家企业已为他们的广告每天大约支付1美元。

  Twitter也于不久前推出了Twitter Places,供用户以广播或“发贴子”的方式通知其他人他们现在的位置。

  投资人普遍看好定位服务。不久前在长安俱乐部举行的投资人年会上,一位著名投资人表示看好定位服务。他不过是传达出美国投资界的一种普遍共识:定位服务马上就要热起来。

  虽然谷歌和Facebook已经很重视定位服务,但他们仍有可能忽略其中的最大商机——如果定位系统演变成象PC操作系统、搜索引擎那样的平台,未来将会怎样?

  历史已多次证明,一项关键技术最后到底实现多大商业潜力——是只形成一个超级应用,还是形成一个大的产业——往往并不取决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利用这项技术的产业领袖设计合理的商业战略和路线。

  从现在的情况看,定位服务还仅仅停留在应用这种大材小用的阶段。作为平台,它还需要更多创新。比如,如果将它作为媒体平台,它如何能为以五分钟为生命周期不断生生灭灭的即时媒体提供API(这意味着一份报纸一天要出版几万个不同版本)?如果将它作广告平台,能否提供这样的机制:以200米为精度准确投放到客户移动的手机上,临时定制出独一无二的窄告?

  如果说,超级应用相当于王府井大街上的一个大店,而平台相当于王府井大街,定位服务如果要成为王府井大街,需要做的事情远不止这些。这里的平台只相当于ASP平台,还需要为ASP平台服务的支撑服务。

  需要有一个能取代搜索引擎的工具,实现“拉”的功能。也许是语音输入请求,比如,“我想在左边那个柜台买一双皮鞋”。也许是二维码输入。也许是手机照相等等。

  还需要充分的用户信息,它可能来自对邮件的数据挖掘,也可能是支付卡上的购物记录等等。

  还需要一个大的产业“帮我找到它”:从多样化的选择中,帮助顾客降低决策成本,寻找最为匹配的机会。

  需要一个社会网络化服务,与人人分享价值;还需要一个信任代理产业,帮助顾客降低缔约交易成本。

  当然不用说,还需要成千上万的开发者、开发工具,以及各种SaaS服务。

  定位服务在改变价值观之前,先得改变应用。1.0时代的各种服务,一旦附着在定位上,可能发生惊人的变化。例如上面所说,一条广告,化为针对不同位置顾客的成千上万个定制版本;一家媒体,化为针对不同位置顾客的成千上万个定制的服务。

  对价值观而言,问题还有继续深入的空间。

  海德格尔在其巨著《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此在,原文是Dasein。它由两部分组成:da(此时此地)和sein(存在、是)。定位技术只是解决了da(此时此地),但还没有解决sein(存在、是)的问题。对商业来说,sein是人本身,是意义本身。

  海德格尔将此在定义为:期望、理解、把握、通达。从技术上说,我们最终需要网络智慧时代的人工智能,来帮助实现这件事:帮助世界上每一位独一无二的人,找出他当下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使这种意义从遮蔽状况,进入无蔽状态。

  无蔽,对于人来说,是一种体验。哈姆雷特的痛苦在于,无时无处都感受不到存在的意义,痛苦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意义的失去。反过来说,通过定位技术的驱动,加之对人的意义的数据挖掘,人有望在每时每刻体验到快乐。快乐就是意义的获得。

  技术能实现这一切吗?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


上一篇:蔡文胜访谈实录:中国互联网的机会还有三年
下一篇:马云回应淘宝事件宁关公司也不会妥协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付款方式 邮箱 关闭